2月2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北京服装学院带来《涵养新质生产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行业发展专题报告,开启北京服装学院“强国教育论坛”第一讲。
涵养新质生产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2025年2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内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全面创新,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题,是中国纺织工业的现实所需,也是未来所系。
北京服装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根植首善之区,与时代同行,与美同行,历经六十多年的传承奋斗、立德树人,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彰显深厚的家国担当,已成为行业生产力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谋划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在新岁初启之际,很高兴与北服的各位领导、老师交流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共同探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产业发展的价值逻辑与高校担当。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几点认识。
一、正确认识中国纺织工业的
发展阶段与现实价值
(一)中国纺织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纺织工业与时代同频,以创新为引,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幸福始终是纺织工业的责任与使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行业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加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
1、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2024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周期、叠加地缘政治影响和技术创新冲击,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扩内需、优结构、提信心、防风险,积极发挥国家系列存量增量政策效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工业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行业发展预期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根据中国纺联调查测算,2024年四季度行业综合景气指数为59.5%,较上年同期和三季度分别提高2.3和6.8个百分点,连续第8个季度位于荣枯线以上。行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2024年我国纺织业、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和85.4%,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行业效益水平持续修复,2024年全国规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回升5.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增速较上年回升4.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增速较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促消费政策逐步显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纺织服装商品内需消费实现温和增长。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8%;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0.3%;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行业在推动内需消费与经济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疲弱,贸易环境风险高企,行业持续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稳定释放。202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30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为14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服装出口金额为1591.4亿美元,同比增长0.3%。同时,行业积极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要求,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投入稳步扩大。2024年,纺织业、服装业和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农户)同比分别增长15.6%、18%和4.7%,增速较上年分别加快16、20.2和14.5个百分点。
态势可喜,但仍存压力。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依然偏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态势和基本面没有变,这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底气和信心。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系统推进,具备良好基础与广阔空间,行业正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从实际出发,融入大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行业“顶天立地”能力。
二、深入理解纺织产业的新内涵与新特征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新质生产力推动纺织产业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形成新的反馈回路和要素结构。在“技术创新—要素优化—产业变革”传导中,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内涵,纺织产业的新质态、新优势加速形成。
三、科学把握行业面临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全球发展,复杂关联。国际经贸竞合,科技产业变轨,市场需求更迭,行业处于复杂系统,面临深刻变局。纺织行业要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新的趋势特征,适应新的条件约束,构建新的产业关联。
创新在渗透、扩散、融合中,有力促进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生态优化,重塑产业优势、价值体系和利益格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型生产关系构建。推动国际竞合中的安全突围、科技革命中的范式重构、消费升级中的价值再造,产业发展中的质态跃迁,全面创新是根本之道,必由之路。
四、高校应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挺膺担当
展现更大作为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肩负着促进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新时期应该以正确思维厘清高等教育的战略意义、内在逻辑、现实问题,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在创新策源、传道授业、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对我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形成系统支撑、持续支撑和有效支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高等教育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纺织强国涵养源头活水。高水平的高等学府承载着一个行业的科技竞争力和未来话语权,专业院校的兴盛往往带来产业和创新的繁荣。北京服装学院作为一所“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有力开展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福祉的创新实践,正成长为具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准的时尚教育高地。